近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标准委、铁路局、民航局、邮政局联合印发了《交通运输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立交通运输高质量标准体系,标准化运行机制更加健全,标准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标准化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作用更加突出。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刘振奎接受采访时表示,《规划》定位为综合交通运输专项规划,覆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五大领域,涵盖国家、行业、地方、团体、企业标准五个层级,包括政策制度、技术标准、国际化、实施监督、支撑保障等五个方面,指导全行业“十四五”期的标准化工作。
“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各项工作基本实现“有标可依”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部推动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刘振奎表示,今年7月,科技司发布了《交通运输标准化发展报告(2021年)》,对标准化工作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这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构建了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立了交通运输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印发了首部标准化领域部门规章《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制定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各领域制度规定,构建了更加科学完善、协调配套的政策制度体系。组建了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究制定涉及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协调衔接和共同使用标准制定,各方式各领域标准协调衔接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基本建立。联合国家标准委印发了《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首次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领域的6489项标准(含现行标准和规划标准)进行梳理,摸清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底账”。五年来,发布了综合运输、安全应急、绿色交通、物流、信息化等五个专业标准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支撑雄安新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等,聚焦综合交通枢纽、旅客联程运输、货物多式联运、安全绿色交通、新基建新业态等领域,累计发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671项,地方标准1100余项。经过努力,交通运输领域现有国家和行业标准3850余项,基本建成了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各项工作基本实现“有标可依”。
三是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丰硕。国际标准制定不断取得突破,我国在高速铁路、集装箱、智能交通、疏浚装备等领域主持制定了26项国际标准,国际话语权和参与度不断提升。发布290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文版,推动7部公路工程标准外文版在海外出版发行,全方位推介中国标准。中国标准外文版已经覆盖了英、法、俄、印尼等多语种,为海外广泛应用打下重要基础。
四是标准实施效能充分显现。建立了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各领域2380余项行业标准文本实现免费公开,方便群众便捷查询使用。建设了国家道路与桥梁、水运工程和船舶舱容积计量站,组建了全国公路和水运工程专业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建立了24项部门计量标准,发布了157项计量技术规范,公路水路计量检定校准及认证认可能力明显增强,行业量传溯源体系基本建立。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全面开展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目前抽样合格率总体保持在90%左右,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快六大重点领域标准制定
构建交通运输高质量标准体系
“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关键时期。《规划》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基本建成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对此,刘振奎表示,构建高质量标准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也对构建交通运输高质量标准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划》作出了全面部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要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制定。《规划》提出了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智慧交通、安全应急保障和绿色交通等6大领域,以更好地满足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需要。
在基础设施领域。以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为着力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基础设施,以及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协调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养护标准制修订。包括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客货运枢纽系统、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标准制定。
在交通装备领域。以实现交通运输装备技术升级为着力点,推进以数字化、绿色化为主要特点的重大成套装备技术标准制修订,包括多式联运装备、载运工具、交通特种装备和新型装备技术标准等方面标准制定。
在运输服务领域。以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效率为着力点,加快基础条件、作业程序、装备技术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均等化服务标准制修订,包括旅客出行服务、现代物流服务、新业态新模式、适老化出行服务等标准制定。
在智慧交通领域。以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构建智慧交通创新体系为着力点,加快智慧交通技术、数据资源融合、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等方面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标准制修订。
在安全应急保障领域。以提升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平安交通为着力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技术、安全生产预防控制、自然灾害交通防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标准制修订,包括设施设备本质安全、安全生产治理和应急救援和应急运输能力建设标准制定等。
在绿色交通领域。以推进绿色集约循环发展,建设绿色交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为着力点,严格执行节能环保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进绿色交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标准制修订,包括节能降碳、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标准制定。
第二,要着力推进现行标准提档升级。将对现行有效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开展集中复审评估,形成“立、改、废”结论,消除标准中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容。
第三,要进一步强化标准技术研究和和储备。开展智能高铁、自动驾驶、智能航运、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等标准体系研究,部署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信息网融合发展标准研究,强化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技术标准布局,促进新产业新技术发展。
四方面举措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进一步提升全行业标准化意识
《规划》是综合交通运输领域的专项规划,涉及面广,任务量大。如何保障《规划》有效实施是关键。
对此,刘振奎指出,为确保《规划》落实到位,进一步统一思想,汇聚全行业加快建设高质量标准体系的合力,《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在组织领导方面,交通运输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衔接综合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领域标准,支持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本地区标准化专项规划,强化各部门工作协同,加强上下联动。
在规划实施和资金保障方面,将做好规划各项任务责任分解和年度工作安排,加强与专业领域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计划的衔接。强化规划实施评估,将标准研究制定、推广和实施监督工作纳入部门预算保障范围,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加大标准化工作投入。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推动在行业科技奖项和人才评选中设置标准化专项奖励,将技术人员参与标准化工作情况作为高层次技术人才评选、职称评审的重要参考。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标准化人才队伍。
在宣传、贯彻和落实方面,将充分利用报刊、网络、新媒体等渠道,结合世界标准日等活动,加强标准化工作宣传,提升全行业标准化意识。建设交通运输标准化培训基地,加强标准宣贯,定期编制标准化发展报告,深入宣传标准实施成效。
刘振奎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面向行业开展标准化政策制度宣贯培训,重点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解读,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全行业标准化意识,提高工作水平。
(华体会平台自中国港口网)